范悦安:打造创新型个人和公司
在大众的想象里,商学院上课的场景是这样的:
但是,当你来到中欧管理学教授范悦安(Fernandez, Juan A.)的课堂时,才发现,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
还有这样:
在课堂里,大家三三两两分成组在做着手工。有的在剪纸,有的在涂胶水拼接,有的在白板上画着草图,而有的在用橡皮泥捏小人偶。大家有说有笑互相讨论,气氛欢快。
这是……手工课么???
通过动手培养"设计思维"
范悦安教授笑着解释说,这并不是手工课,而是一门叫做"创造力与设计思维"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实际动手的方式培养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在范悦安教授看来,每个人还是小孩子时都充满了创造力。但是,我们的传统教育过于强调逻辑分析、推理、计算,却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最终逐渐抑制了大家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当学生们走进课堂时,范悦安教授就告诉大家:"忘掉你们学过的那些理论吧,就当自己是个爱玩的孩子,充满新奇的想法,喜欢探索。"
课程初始,范悦安教授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向学生阐明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说:"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就是从"制造"到"创造"转变,这要求公司和个人都要具有创造力,才能保持竞争力。"
课堂笔记:
设计思维的五个重要步骤:
1. 发挥同理心。通过观察或采访的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同理心和同情心不同,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困难,而同情心是一种情感关怀。
2. 定义问题。将了解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定义,从而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只有问题明确,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头脑风暴。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哪怕是看起来很疯狂的解决方案。
4. 选出一个解决方案,并据此制作模型,利用模型向别人解释方案的可行性。
5. 测试模型,收集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为了帮助大家充分理解设计思维的运用,范悦安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在候机过程中都有哪些问题?并要求同学们利用设计思维的原理来进行解答。
同学们首先通过模拟采访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找到了候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候机厅太嘈杂,候机时间太无聊,行李搬运不便等等。紧接着,同学们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定义,并进行了小组讨论。
考虑到很多人在进行头脑风暴时有所顾虑,担心自己的点子可能被别人否决所以不愿意分享,范悦安教授告诉大家,一定要做到"三不":不要害怕表达、不要打断、不要评判。他说,"我们一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点子,哪怕它看起来很疯狂。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看起来很疯狂的点子,但最后却被证明是伟大的创意。"
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进行了分工协作,最后制作出了很多新奇的玩意:如供人们在候机时玩的游戏盒子,免打扰休息包厢,还有五条腿的按摩椅等等。
模型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了测试,并针对各自的创意发表了演讲。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让人惊喜,演讲过程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教授支招
打造创新型个人和公司
范悦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在谈及自己推出"创造力与设计思维"这门课程的初衷时,范悦安教授说,"我本人就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教授,在我的教学生涯里,我喜欢不断尝试推出新的课程。创造力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都越来越重要,给MBA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很有必要。"
他坚信,这门课程的推出,可帮助学生们培养起设计思维,最终让他们在职场中获益。
作为这门课程的联合发起人,范悦安教授的研究助理、中欧副研究员玛丽娅(Maria Puyuelo)说,这门课程不仅对学生们的职业生涯有益,对他们的个人生活也很有益。因为世界正在急速变化,人们需要利用创造性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做出很多重大决定。
如何才能培养起创造力和设计思维呢?范悦安教授和研究助理玛丽娅给我们指点迷津:
个人层面
第一,多观察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如艺术家和摄影师等),或亲自进行艺术创作;
第二,多去经历或探索,如尝试新的食物、旅游、和不同的人交往,并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第三,如果身为父母,则可以通过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特长,鼓励孩子们多动手多尝试,从而培养起孩子们的创造力。
公司层面
第一,建立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大家能够一起工作,共同探讨,而不是彼此孤立;很多高科技公司如Google在设计办公室时非常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从而为员工进行创新思考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培养恰当的领导方式。领导要有鼓励创新的魄力,太专制的领导,其员工不会有创造力,所以要给每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三,通过工具和流程来培养创造力,如记笔记和定期分享等。在课堂里,范悦安教授要求大家每想出一个创意就要写在便笺上并贴到白板上。借助纸和笔等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想出更多的创意。
正是通过这三个步骤,很多公司培养起了极强的创造力并取得了成功。
设计思维
在商业世界里的应用
英特尔公司创新总监
Kapil Kane
设计思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企业把科技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英特尔公司有自己的"创新加速器",会对员工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设计思维培训。这一培训主要通过让员工面对真实的问题,并运用自己的设计思维找到解决方案,从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SAP实验室高级总裁
Phipps XUE
企业要想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就必须真正了解用户。而了解用户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用户,也就是利用设计思维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和问题。技术潮流快速变化,但SAP需要为客户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如何确定一个方案对客户是否合适?这要求企业懂技术的同时还要懂用户。在SAP,从总部到每个实验室,设计思维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IDEO中国区联席执行总裁
林立
企业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所有的创新都必须从用户、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同时要客观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否则就会陷入麻烦。有时候很多项目可能因为太过于关注创新而没有对用户和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出现问题。
霍尼韦尔高级总裁
Jason Lo
商业世界里的创新必须以技术为根基,同时多倾听来自用户和消费者的声音,了解他们关心什么,这样的创新才更高效。创新不只包括技术层面,还包括产品设计等方面。企业需要让创新和设计思维流程化,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Emerge Innovation合伙人
Martin Daffner
创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东西方企业在人员组成上存在很多区别,因此进行创新的结果会大不相同。中国企业里面的很多员工都是技术型人才,而美国的大部分公司人员背景比较多元化。在中国公司里,人们因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而得到奖赏,而在美国的公司里,人们可以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奖赏。所以,对中国公司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专业技术人才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将创新和设计思维运用到每天的工作中。
在世界变化日新月异、科学发展迅猛异常的今天,如何通过发挥创造力从而找到个人或企业的生存策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对创新和设计思维我们很难"谋定而后动",只有边做边学才能最终得到。最重要的是行动。恰如一句话所言:没有对错,无所谓成败,关键是此刻就开始去做。
编辑 | 岳顶军